基于巨細胞病毒(CMV)的疫苗載體具有較強的T細胞誘導和抵抗多種病原體的作用。然而,CMV對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群是有害的。
之前的研究已證實表達猴免疫缺陷病毒(SIV)蛋白的恒河猴巨細胞病毒(RhCMV)毒株68-1衍生性病毒載體(下稱68-1 RhCMV/SIV)能夠引發和維持細胞免疫反應,從而讓恒河猴免受高度致病性SIV的粘膜攻擊。然而,這些有效的68-1 RhCMV/SIV病毒載體具有復制和傳播能力,因此有潛力在免疫受損的受試者中引起疾病。
為了開發一種更安全的基于CMV的臨床用疫苗,在一項新的研究中,來自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、弗雷德里克國家癌癥研究實驗室和弗雷德-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剔除編碼被膜蛋白pp71的Rh110基因(ΔRh110),減弱了68-1 RhCMV/SIV病毒載體的毒力,從而允許抑制裂解基因表達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7月17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,論文標題為“A live-attenuated RhCMV/SIV vaccine shows long-term efficacy against heterologous SIV challenge”。
相比于毒力未削弱的68-1 RhCMV/SIV病毒載體,ΔRh110 68-1 RhCMV/SIV病毒載體在體內存在高度傳播缺陷(即不能夠在體內高效傳播),傳播能力下降了大約1000倍,但是它們仍然能夠重復感染(superinfect)RhCMV陽性恒河猴,并且高頻率地產生效應-記憶偏向性的T細胞反應。
這些研究人員證實表達同源或異源SIV抗原的ΔRh110 68-1 RhCMV/SIV病毒載體高度有效地抵抗陰道內SIVmac239病毒(SIV的一種高度致病性的毒株,是一種類似于HIV病毒的非人靈長類動物逆轉錄病毒)攻擊:在59%的接受疫苗(指的是ΔRh110 68-1 RhCMV/SIV病毒載體)接種的恒河猴中,它控制著SIV感染并且漸進性清除SIV。此外,在12只接受疫苗接種后控制著初始SIV攻擊并且漸進性清除SIV的恒河猴中,9只恒河猴能夠在最后一次疫苗接種大約3年后嚴格地控制第二次SIV攻擊,這證實了這種疫苗的持久性。
因此,ΔRh110 68-1 RhCMV/SIV病毒載體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,這有助于在未來對作為預防性HIV/AIDS疫苗的相應人巨細胞病毒(HCMV)載體進行臨床評估。讓HCMV發生突變,應當能夠產生一種強效但是受到限制的HCMV病毒載體,從而可能在人體中廣泛使用。